上篇博客是否有必要大力发展国产CAE?,本人做出了肯定的回答,然反观国产CAE的生存状况,令人堪忧。
长期以来国产CAE发展相当缓慢,问题主要集中在自主CAE的中间力量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所,因此在完成教学及科研方面是能满足要求的,但其结构性的弊端造成了国产CAE在满足市场化的发展进程中步履艰难。
首先,市场意识差。科研院所的市场化意识相对较差,相应的机构具有两重属性(教授和企业家),大家关心的是发表了几篇论文,申请了多数专利,出版了几本专著,而非形成了几款商品化的软件。在企业营运方面,更加关注的是获取了什么基金、什么公关项目,而非产品的市场占有情况如何?
其次,工程背景弱。CAE系统是工业实践非常强的系统,国产CAE的工程化背景有待进一步加强,国外顶级的CAE软件厂商,例如MSC、ANSYS等均是脱胎于制造企业,所开发出来的产品具有非常强的工程性,与企业的实际应用贴合得非常紧密。
第三,注重功能,不注重系统的健壮性。从功能、甚至某些算法来看,国产CAE还是有特色的,甚至在有些方面还处于领先。但系统的健壮性方面存在一定问题(大数据量的运算);平台的可适应性方面关注较少(跨操作平台、适应不同的硬件结构);操作的宜人化也缺乏整体规划,界面不统一,操作繁琐,帮助不完整等。
第四,缺乏可持续发展。科研院所的运作机制是“师兄带师弟”的作坊式的管理,一方面不能形成规模效应;另一方面也是最为关键的是不能产生持续发展,博士生(研究生)毕业后,能留下的几何?因此纷纷做着低水平的重复,甚至是“王小二过年,一年不如一年”。
最后,各自为阵,未能形成合力。由于科研院所的机制决定了条块分割比较严重,各个研究机构都是“麻雀虽小五脏俱全”。同一高校,甚至同一院系,存在多个开发团队,一方面共性知识不同共享、传承;另一方面不能严格按照软件工程的思路进行软件开发,软件的商品化较低;再加上缺乏开放的交流和合作心态,没有根据社会分工有效的搭配资源,发挥各自的强项(例如有专注算法研究的、有专注软件开发的、有专注行业应用的……),形成合力。
总之,国产CAE要想获得正真的发展,必须打破现有的体系结构,斩断后路,进行市场化运作。
发表于:
2009-04-30 15:43 李翔 阅读(1238)
评论(1) 收藏 好文推荐
本博客所有内容,若无特殊声明,皆为博主原创作品,未经博主授权,任何人不得复制、转载、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和传播。
作者该类其他博文: